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都可以依法取得著作权吗?
《著作权法》第二条 第一款: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文学作品著作权,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依照以上法律法规规定可知,作品自完成之日起享有著作权,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所以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原始取得,无需登记或公示。
试述著作权限制制度
著作权限制制度如下:
主要是平衡作品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人享有权利的期限等都属于著作权限制制度内容之一,可简单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人享有权利的期限等方面进行论述即可。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
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者在通常语境下指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侧重于身份,但作者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法律意义上的作者是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